欢迎来到福建省信达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网站!
0596-2911509           544201283@qq.com
福建省信达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
Fujian Xinda Intellectual Property Group Co., Ltd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每周一问|专利侵权判定中的"全面覆盖原则"与"等同原则"如何具体应用?
来源: | 作者:福建信达知识产权 | 发布时间: 16天前 | 3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Q:专利侵权判定中的"全面覆盖原则"与"等同原则"如何具体应用?



A:在专利侵权判定中,“全面覆盖原则”和“等同原则”是核心规则,二者共同构成侵权认定的基本框架。 以下从具体应用、关系及实践要点展开分析: 一、全面覆盖原则(AllElementsRule) (一)定义 被告产品或方法必须包含专利权权利要求中所有技术特征(字面或等同),缺一不可。 (二)应用步骤 1.分解权利要求:将专利权利要求拆分为独立的技术特征(如部件、步骤、功能等)。 2.比对技术特征:逐一核查被告产品是否包含权利要求中的每一个特征。 直接覆盖:被告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完全一致(如材料、结构相同)。 隐性覆盖:被告技术虽表述不同,但实质相同(如“金属”与“铝合金”)。 3.结论判定:若全部特征被覆盖,则构成直接侵权;否则不侵权。 (三)典型案例 案例1:某专利权利要求为“A+B+C”,被告产品仅包含A+B,缺少C,则不侵权。 案例2:权利要求要求“螺钉连接”,被告使用“铆钉”但其他特征相同,可能不构成全面覆盖,需进一步适用等同原则。 二、等同原则(DoctrineofEquivalents) (一)定义 被告技术虽未全面覆盖权利要求,但通过实质等同的手段替换部分技术特征,达到相同功能、效果,仍可能构成侵权。 (二)适用条件 1.功能-方式-效果三要素测试(美国法): 替换手段是否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实现实质上相同的功能,达到实质上相同的效果。 举例:将化学反应的“高温加热”替换为“微波催化”,若效果相同则可能等同。 2.显而易见性:替换手段是否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。 3.时间基准:以侵权行为发生时(非专利申请时)的技术水平判断等同性。 (三)限制条件 1.禁止反悔原则:专利权人在审查中放弃的内容,不得通过等同原则重新主张。 2.现有技术抗辩:若被告技术属于现有技术,即使等同也不侵权。 3.特别排除:权利要求中明确排除的技术方案不适用等同。 (四)典型案例 案例:美国Festo案中,专利涉及磁力驱动装置,被告使用类似结构但调整了密封方式,法院认定构成等同侵权。 三、两原则的关系与适用顺序 1.判定流程: 先适用全面覆盖原则,若成立则直接认定侵权; 若不成立,再审查是否符合等同原则。 2.互补性与冲突: 全面覆盖原则注重“形式比对”,等同原则弥补技术发展的灵活性。 等同原则不可扩大至“完全改写”权利要求,否则破坏公示性。 四、中国司法实践的特殊考量 1.司法解释(《专利侵权司法解释一》第7条):等同特征需以“基本相同的手段”,实现“基本相同的功能”,达到“基本相同的效果”,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“无需创造性劳动”所能联想到。 2.强调“发明点”:若被替换特征是专利的创新核心,等同认定可能更严格。 3.程序限制:等同原则的适用通常在侵权诉讼中由原告主张并举证。 五、实务建议 1.专利撰写:权利要求应明确核心特征,避免过于狭窄或宽泛。 2.侵权抗辩: 针对全面覆盖:证明缺少某一技术特征; 针对等同原则:主张替换手段非显而易见,或利用禁止反悔原则。 3.自由实施分析(FTO):结合两原则预判产品侵权风险。 六、总结 全面覆盖原则是侵权判定的“刚性门槛”,而等同原则是防止技术规避的“弹性补充”。二者平衡了专利权保护与公共利益,实践中需结合技术细节、法律解释和判例动态综合判断。